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 ​不想当画家的裁缝,不是好设计师——靳埭强
收藏
分享

​不想当画家的裁缝,不是好设计师——靳埭强

举报K先生K先生发布于 2019-10-232465阅读0点赞
走进靳埭强...

靳埭强这个名字在设计圈,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灰白的头发,黑框圆眼镜、再加上稀稀拉拉的小胡子,非常标准的艺术家形象,很符合我们对于设计大师的固有印象。可一口流利的“港普”,也总会让我产生出戏的感觉,这种反差感我也只能用开口脆来形容了。


靳叔喜欢用“比较八卦”来形容自己,这个词儿听起来好像太有烟火气息了,很不“大师”。但靳叔却认为,“八卦,好奇心也”他说:“我的创意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像年轻人一样爱聊天,爱享受,什么都看,什么都接触,优秀设计师就应该热爱生活。”

靳叔没有大师的架势,很爱笑,对于生活他总是保持着孩童式的活力与激情。但当被问及到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时,靳叔也会严肃的说,“对人不好的东西我不做,比如香烟。”


靳叔作为香港的第一批华人设计师,基本就是一个香港设计发展史的活字典了,无论是广告和设计之间的关系,还是相关的历史渊源,靳叔都了如执掌。在这种高度下,当然也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设计哲学了,那就是:设计源于生活,艺术得自心源。

“XX源自生活”这样的话,咱们应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可能会有些人认为这句话就是扯犊子,根本听不懂。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事情可能自己没有经历到,是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的,道理咱们都懂,可真正能理解到这其中的含义的人,估计就少之又少了吧。

在靳叔眼里,一个好的设计师是懂得享受生活,要善于关注生活中的美。设计的本质是为人而设计,也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设计。所以啊,劳逸结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沉迷”学习也许并没有什么错,但生活才是更好的老师,多拿出一些时间去陪伴家人,去探索那些被自己忽略的事物,才能让自己的设计从生活中汲取到充足的养分。

1958年起,靳叔曾跟随吕寿琨学习画画。“师古·师自然·师自我”是吕寿琨为他写的锦囊,翻译成人话,就是说:要向古人、向大自然、向自己学习。靳叔将这几句话铭记于心,这后来也成为了他对于学习的一种人生态度了。靳叔还说,年轻人要多注意自己的文化,不要怕老东西闷,要早点接触然后注入想象力。举个例子吧,靳叔的水墨画里总会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曾说过,“因为我看着那些山和水,我会想象,它们是在恋爱的,是fall in love的。”( ̄. ̄)这样看来,其实靳叔也是个浪漫的小老头。



肩负教育的使命

靳叔觉得一个人做设计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要不断的教育和培养年轻一代。俗话说的好,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 只有培养更多的年轻力量,才能把我们的设计做到世界顶尖水准。身为艺术教育家的靳叔,也会时不时的以一个长者的口吻说,“年轻人,不要怕,要去多看”。这些年靳叔出版过20多本书籍,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与教训融合到了一个个案例当中,让更多人能够学习到顶尖的设计知识。

自1999年起建立的“靳埭强设计奖”,如今已成为了大学生艺术设计的知名比赛。为了给华人青年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比赛在2005年更是扩大到了全球华人大学生,同时也更名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2011年再次更名为靳埭强全球华人设计大赛。

上图是1996年,四人帮倒台后,经国家批准由新华社组织,邀请靳叔从香港到大陆做学术交流。广州美术学院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改革设计教育的院校,也是首个用设计专业的名称作为系名称的院校。后来靳叔还做了这个学院的院长。



设计师简介

靳叔的父亲是一名裁缝师,1957年,靳叔与父亲一起从广州来到了香港,很快申请到了香港居民身份证,此时的香港正是东西文化剧烈碰撞的地方。或许只有在香港这样的环境,才更有机会成就设计大师吧。由于家境贫寒,父亲不得不让靳叔辍学去学一门手艺缓解家里的困境。从15岁那年,靳叔开始了自己的十年裁缝师生涯。

最初几年的裁缝生涯,年轻的靳叔被同化成了一个“标准香港人”。他曾说:“我有一个时期放下了爱好,把我的理想埋葬了。”他沉迷于打麻将、赌马、听广播等一些小市民的嗜好中。

不得不说,即便是大师也是有迷茫期的,不过说实话,我还是有点羡慕这种生活呢。

但大师怎么可能就这样沉迷下去呢?所以靳叔决定成为一名文艺青年,听西方古典乐、轻摇滚、写诗、看文学书籍和杂志。靳叔就是这样一点点去接触艺术的。从此,他不再读马经、赌马,也不再碰麻将,而是去音乐会、电影院、艺术馆、画廊、完全沉醉在艺术的世界里。



靳叔的祖父,是广州有名的灰塑建筑装饰艺术家,上一代的长辈中也有著名的岭南派画家靳永年,伯父靳微天及姑母靳思薇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是香港的著名画家。作为物理学博士的弟弟靳杰强,在国画方面也是小有成就。没错,看到这里的我,其实早已长跪不起了,这样强大的家族基因,也为靳叔后来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靳叔重新审视自己后,决定成为一名画家。

(图为年轻时期的长发靳叔)

靳叔对于艺术的追求,让他感受到了“无敌的寂寞”,他回忆说:“当时去看展览、听音乐会、看电影,大会堂是一个好去处……我是一个人去,我的同事朋友都不会明白”。靳叔也曾对裁缝店的师兄们说起他要当一个画家,换来的也只是一阵呵呵而已。但这句话对于靳叔来说确实很认真的,从1958年起,靳叔开始利用工作的空余时间跟随吕寿琨学习水彩绘画。



设计生涯的起航

1967年,学了两年水彩后,靳叔遇到了他的伯乐,王无邪。这个人可就厉害了,他就是那个把包豪斯的构成主义理论带到香港的人。王无邪留美攻读了四年的艺术课程,而当时包豪斯因为纳粹的迫害,主力都去了美国。所以王无邪当时带回来的理论,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包豪斯美学。本来励志成为一名画家的靳叔,也开始了走上了设计的道路。


当时正巧香港中文大学由王无邪主导,开设了一个叫做“校外进修部”的设计夜间课程班,授课老师除了王无邪外,还有留学德国的钟培正。也曾邀请石汉瑞前去教学(石汉瑞是香港第一代设计师、师承保罗·兰德、而保罗·兰德是赫伯特·拜耶的学生,而拜耶是在包豪斯毕业任教的老师)。靳叔被课程吸引了,马上报了名。从此,在这一系列bug级别人物的教导下,靳叔也走上了开挂的设计生涯。


由于学习期间优异的表现,钟培正邀请靳叔进到他的设计公司实习。把很多创意相关的设计任务都交给了靳叔。后来在1970年,靳叔跟同学吕立勋、老师王无邪等人一起创业,成立了大一设计学院,这个学校也教出了很多的优秀毕业生,这其中就有我们大家都熟知的设计大师,陈幼坚。没错!陈幼坚的设计启蒙老师也就是靳叔了。

这些教科书级别的大师们,就这样在机缘巧合的历史推动下产生了交集,不得不说的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靳叔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香港的成长期.“六七暴动”后,殖民地政府开始对华人友善起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加上遇到这些顶尖设计师们的熏陶,都是成就靳叔今天设计地位的基础。靳叔也一直强调时代的重要性,它曾回忆说到:“我刚好遇上这个环境,如果我早10年到香港学广告,未必会有今天的发展。”

除了一样提到的设计大师们,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年代,靳叔还和美国的顶尖设计师 保罗·兰德,日本的龟仓雄策、杉浦康平,有过一些来往与交集。靳叔的作品能被日本《创作杂志》收录,且是唯一被推荐的中国籍设计师。这背后的伯乐也真是被誉为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之父的龟仓雄策。



三代合伙人

1967年,也就是四十多年前,靳叔与同学张树新及几位旧同事合伙创业,成立了新思路设计公司,之后又改成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


靳叔非常欣赏五角设计的合伙人理念,而当时的合伙人都是自己的同辈,直到公司的一个实习生的加入,八年后,他成为了第二代合伙人,公司的名字也因此改成了靳与刘设计,这个人就是刘小康,随后刘小康又带出了第三代合伙人高少康,公司名称也在2013年改成了靳刘高设计。通过传承和互促,三代设计人在一起碰撞出了无数的创意火花。


获得奖项

1979年 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84年 唯一设计师获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

1991年 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

1992年 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士之一

1998年 再获杰出成就奖

1991及1994年 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

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

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

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

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

纽约水银金奖

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

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的首任中国分会主席,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香港设计师协会三任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首位华人名列世界平面设计师名人录、获英国选为二十世纪杰出艺术家及设计师,比利时国际商标中心荣誉大使及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

靳叔还获得过多个国家、地区颁发的杰出设计师奖项,多到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反正就是各种主席各种教授,就问你怕不怕!这里面哪一个头衔单独拿出来都是非常吓人了。



作品解析

早期风格〈1974-1979〉

如果我让你猜猜靳叔早年作品的样子,你是不是觉得上图的作品就已经够年代久远的了?

那你再看看这个呢?是不是感觉非常的现代啊?虽然这很不“靳埭强”,但是我真的没放错图。这能说明什么呢?那就是咱们熟悉的中西合并风格,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靳叔早期其实也是跟随着西方的潮流在做着设计。


大女人·四城记〈2003〉

如果我不解释下面的这四张海报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它在表达什么呢?你想到什么我不管,但是我当时是想下车的。

未满18周岁禁止向上滑动

这是在香港博物馆的一个名字叫《海道》的展览,6个会员中每人需要邀请一位海外的女设计师进行合作并设计4张海报,靳叔选了当时在欧洲当评委时认识的一个奥地利女设计师。因为靳叔觉得”妇女能顶半边天“,所以题目被定位成了“大女人”。

在对话中,女设计师的回答对这个题目的诠释是 That COOKING and FUCKING,她的海报是用做菜的工具表现做爱做的事。

靳叔沿用了这个ing,那回过头来我们再用艺术的眼光来看那四张画面,靳叔把女性最漂亮的四个部位加上当代女性很重要的四个工作,将它们组合到了一块,汉字只是英文的发音,而且是粤语发音所以看不懂也很正常啦。


中国银行〈1994〉

在大陆地区,只要谈到靳叔,中国银行的标志是躲不开的标签,正是因为这个标志,为靳叔奠定了国际地位。这个项目获得了美国的CA奖,当然这个标志也是导致国内银行标志同质化严重的罪魁祸首。

当时的中国环境还比较保守,刚刚打倒”四人帮“,1980年中银集团委托设计标志,靳叔当时是怀着忐忑又害怕的心情接下了这个项目,在回忆时靳叔提到:“他当时向中银集团总行香港分行的主管索要五位数报酬,当时听到这个要求的领导,估计都震惊了,老铁你在开玩笑的吧?:“因为内地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6块钱。国内设计师设计一个标志才几十块。”

设计思路受到古钱币的启发,以古钱币为基本形态,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又暗合天圆地方之意。靳叔说,“如何让一张白纸变得好看?最重要的是尝试和想象力,要想办法让它独特,有趣味。”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银行在内地公开使用这个标志。


重庆城市标志〈1974-1979〉

怎么为一个城市设计logo呢?对一个城市来说,有太多的特点需要被概括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变成一锅大杂烩。不过我觉得,最后定稿的肯定就是领导喜欢的那款了。不过靳叔可不这么想!

在靳叔看来,设计可不是谁出钱多就谁说的算,谁是领导,就谁说的算。而是这个城市的市民才是评判这个标志好坏的唯一标准。

秉承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与当地多间学院组织了工作坊,与学生共同研究重庆的核心文化价值,经过调查研究, 发现人才是最大的资源,因为重庆是人最多、地最大的直辖市。靳叔这个标志经过了两年时间才最终完成,


最终定稿的城标图案是两个人形的“庆”字。“庆”字的形象如手舞足蹈的人,喻意重庆人乐观向上的性格,也有“巴”文化“宽厚乐天”的意蕴;两个“庆”字叠加,又有“重”的意义,也体现了重庆作为超大城市接纳众多外来人口,兼容并蓄的特点。


邮票〈1971-1977〉

入行一段时间的靳叔,虽然在香港闯出了名气,可自己的作品也始终没有在国际比赛中拿到什么名次。70年代征在又一次国际竞赛中失败后,他开始自我反省,他意识到个性对于设计师的重要性,他开始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根源,尝试为政府设计邮票。

这套邮票的主题是《童军钻禧》,那什么是钻禧呢?其实就是60周年的意思,我们看这个时候靳叔的手法还是比较有现代感的,他用一个套色的60加上童军的徽标组成了这个创意。

我们再来看这个1971年的鼠年邮票,已经开始具有东方的感觉了。靳叔选择了比较肥的田鼠作为原型,通过几何的处理形成两片花瓣,在加上红金的配色,表现出寓意吉祥的创意。

在当时正处于政治敏感时期,这样大胆的设计能够被香港邮局选用是非常不容易的。随后还招惹了媒体的批评,是非常超前的设计。

1974年的兔年邮票,靳叔选择了中国传统的剪纸作为原型,表现中国新年的主题。因为剪纸是中国民间在节日或喜庆期间,用来装饰家庭,増加欢乐气氛的工艺品。

1977年的马年邮票,靳叔延续了在中国传统中找素材的构思方法,选择了唐代工艺马的造型,进一步以简练的外型设计马的剪影,再配上书法的“马”字,构成蕴藏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

也正是这套马年票,为靳叔带来了英国和美国的国际设计奖项,奠定了“靳氏风格”的形成。


廖创兴银行广告〈1977〉


这个画面来自1977年,是为一家华资银行设计的广告,题目是用于宣传银行开始使用电脑为客户服务。为了配合现代生活的步伐,当时的几家大银行已经在较早的时候就采用了电脑,所以当时人们已经普遍了解了电脑服务的优点了。

当年流行的电脑元素

但电脑服务在当时的华资银行时,还没有普遍被采用,因此还是非常值得被宣传的题材。

为了让这个较为普通的题材变得新颖独特,经过一番思考,靳叔决定选择中国传统的记账工具算盘,将传统的工具自动化,也就可以产生进步的感觉了。他尝试用“电动的算盘”去比喻这种现代的工具,同时它也象征着传统服务踏入了现代化的新时代。


爱与和平〈2002〉


这张海报是采用了一组黑色的字母作为主体,其中AV,啊反了,是VA部分被替换成了书法的心形,产生了互相对倒的效果。

靳叔将两个上下相对的心形连结在一起好像蝴蝶的一双翅膀。毛笔和硬朗的线条产生了显著的对比,表现着人类必须以心相连,互爱地和平共处。


朝韩海报〈1997〉

受到韩国的TDC邀请,创作了这个朝韩海报,通过同构的手法,每旋转180度都是分别看出一个“韩”或“朝”字。通过这样的手法去比喻南北两国具有共同的文化与生活习惯。


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海报〈1998〉

中国的太极图象征了阴阳融和的道家思想。靳叔在设计界德国汉堡举行的香港艺术展览海报时,借用了这个古老的符号,并赋予新的意义、表现香港中西融汇的艺术风格。

以水墨笔触和粉彩笔触代表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观念与风格。各种视觉与关系元素中的对比,使设计产生丰富的层次,引人入胜。


第三届亚洲艺术节〈1987〉

这是1987年为“第三届亚洲艺术节”设计的宣传海报,这个作品在香港拿到了金奖。靳叔选择通过脸谱这个创意作为切入点,对网格的运用,赋予了各项设计元素统一的格式,将脸谱纵向划分成五栏,最顶部一栏安排文字信息,底部四栏则通过图片的并置,同构出人物的脸谱。

从上到下依次是印度舞者的发饰;中国戏剧的眼部;泰国面具的鼻形、以及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口部图案。组合成脸谱来适当的表现主题概念。


手相牵(香港回归纪念银器)〈1997〉

法国著名银器昆廷请靳叔设计的一套纪念品,以记录香港回归这个历史时刻。通过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怕滑....♪,额不对,是通过表现母与子、心连心、手牵手的创意。手的外形借鉴了佛家美学,全球只限量制造30套,极具珍藏价值。

你还在等什么?只要998!只要998!还不赶快拿起电话订购吧!


70多岁对大多数设计师来说,可能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甚至有些人到了30岁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可靳叔是个例外。对他来说,30岁只是他设计生涯的起步阶段,而70岁的他,正是设计生涯的中年时期,充满了对于设计的激情与火热。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当你看到这段话的时候,那就代表着你已经看完了这篇巨长的图文了,如果看的不过瘾,下面还有靳刘高的官网可以去瞅瞅。

klandk.com

更多优秀设计师的设计概念解析,

我们下期继续,拜拜~




本文原创,未经作者允许不可转载!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研习设!


0条评论
别默默看啦~登录/注册一起参与讨论吧~

暂无评论

请选择举报理由

违反法律法规

侵犯个人权益

有害网站环境

更多训练营>>

为你推荐 · 训练营(全勤打卡报名费全额返累计全额返用户133,637人)

电商海报设计训练营
距离开班仅剩9天66人已报名
【5月】零基础手绘插画训练营
距离开班仅剩9天55人已报名
【5月】零基础动态表情包创作训练营
距离开班仅剩26天15人已报名
特惠
充值
7折购
今日还在继续学习的你,太棒了!
7
折扣券可用于
年费无限VIP
立 即
使 用
此活动优惠不可与其他活动叠加使用
有效期:000000
消息
登录即可查看消息记录
建议
意见
官方
客服
在线咨询客服热线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获得帮助

工作日:9:00~22:00节假日:9:00~18:00

联系在线客服

您可以电话联系客服进行沟通获得帮助

工作日:9:30~18:30

400-862-9191
虎课
积分
免费学习89000+个教程!
配套素材、源文件一键下载!
昨日学员已学习了27,078
并提交了210份作业!
登录后立即学习!
loading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登录
您需要同意协议才可以进行登录
登录虎课网,每天免费学课程全站 89000+ 视频会员教程 | 每日可免费学 1
为确保账户信息安全
请先进行真实姓名验证后进行充值付款
立即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