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 职业生涯真的可以规划吗?
收藏
分享

职业生涯真的可以规划吗?

举报小虎转载君小虎转载君发布于 2019-12-02570阅读0点赞
这个世界永远是存在机会的,但它一直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先说结论:真的可以,而且真的有用。

在开始之前,我们看看大多数职业规划师给出的建议——

先让你做一套职业性格测评,然后咨询你的兴趣,就开始为你匹配适应的岗位。

坦承来说,这的确有用,但并不能解决终极问题。

真正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可以帮助到自己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并且做出详细的职业计划的。

所以,在这里斗胆分享下自己对于职业规划的一些建议:



01 职业测评的确是
了解自己优劣势的重要工具

测评工具是在你不够了解自己的基础下,诞生的一个辅助工具,它会用一系列提前设计好的问题,来引导你一步一步回答出,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其实测评工具反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职业测评会给出很多专业化的报告和建议,也能够让你更加了解自己,可以作为择业时一个强大的参考。

比如,测评结果显示你在逻辑思维、运筹方面有优势,那其实就更加适合走管理统筹路线;而测评结果显示擅长和事物与数据打交道的同学,则更适合从事技术性的工作。

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工作,能够让自己的长处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在工作中创造更好的业绩,成长速度比别人更快,这就是所谓的扬长避短。



02 
结合行业、公司找到和自己匹配的优质岗位

当然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只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比如,测试结果显示大明是理智型,优势是逻辑思维和理性,而大明本身学的专业是机械专业,我们是否就应该建议他从事机械工程师的工作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挪到另一点来看待:

职业性格、兴趣甚至价值观,只是选择具体职业时的一个参考。真正要衡量一个个体是否应该选择某个职业,我们还得结合这个职业的商业价值、成就感等因素来判断。

我们都知道,随着技术的迭代,目前机械工程的就业形势其实并不好,因为车企都在转向人工智能版块,所以,在职业选择上,我们应该结合当下的需求来做判断,而不是停留在兴趣决定职业这一个层次上。

我们曾经有个学员,也是理智型人格,刚开始他是工程造价的工作,每天跟数据打交道,虽然不讨厌这份工作,但是只有两三千的收入让他不得不怀疑自己的选择。

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重新学习人工智能的技术,半年以后进了一家大厂,薪资翻了好几倍,自己干起工作来也更加起劲了。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在做职业选择的决策时,其实就应该预先想好行业、公司甚至是岗位,把自己规划到一条既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又可以赚钱的岗位上,这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一个职业不能带来足够的收益,谈再多的热爱也是瞎扯。

那如何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或者说,如何才能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呢?

首先,关于行业的选择,我们给到以下几点建议:

1、行业的规模足够大,能给到你足够的机会发展

如果你一毕业就不慎进入了一个很小的领域,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和同年毕业的同学差不多,可几年过去你就会发现,你几乎没有什么升职空间,而同龄的同学可能已经是企业的中层了,这个时候的落差感会让人非常难受。

与其在这个时候后悔,不如刚开始就选择正确的方向。

首先,我们是特别建议,如果你决定进入一个行业之后,一定不要轻易换行业。在一个行业的持续积累,才能够形成指数级的成长,而如果频繁换行,事实上是对职业生涯的毁灭式破坏。

所以,选对行业真的很重要。

关于行业规模的信息查询,可以在国家统计局查看,所有数据都是免费公开的,可以说是目前数据最齐全的:


2、选择目前周期内向上发展的行业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向上的发展的行业?

其实很简单,因为这里的人才缺口相对更大,有更多属于年轻人的机会。虽然说每个行业都有周期,但在年轻的时候,尽量还是要选择周期内增长不错的行业,起码能够让自己快速积累资源和财富,以应对下一个周期的出现。

关于行业形势的报告,国家统计局可能不那么方便查询,可以考虑中商产业研究院,这里有很多权威的报告,能够让你基本了解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

当然了,因为就业其实跟地域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还要多关注一下当地的经济报,了解当地正在扶持哪些产业,哪些产业的机会对自己而言更大一些。

毕竟做这些功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在面对经济变化的洪流时,多一些抵抗能力。


3、优先选择大行业中的上游细分行业

举个例子,宝洁是一家很厉害的快消品公司,但是在快消行业,还有很多公司是宝洁的服务商,他们或是宝洁的供应商、或是宝洁的技术、服务支持,这些都是属于行业的下游领域。

下游领域服务上游领域,但是赚的钱却没有上游企业多,如果你不是真的热爱这家公司,那么就尽量选择上游的企业吧。


4、结合行业确定自己的目标岗位

当你选定了自己的大行业之后,那就需要定岗到具体的岗位了,这里也有几点建议:

(1)优先选择和自己更加匹配的岗位

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岗位大致都可以分成几个类型:技术研发、后端支持、前端市场、内部服务等类型,你可以根据自己职业性格测评来进行匹配,找到自己更加擅长的方向。

(2)不要只看薪资,还要看未来的进步空间

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所谓的高薪只是一时的,而个人的持续成长,其实比一时的高薪更加重要。在选择不同公司的岗位时,优先选择对该岗位更重视的。



03 如何进入目标岗位的2个核心点

选定岗位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进入到这个领域的。

如果你刚好能通过校园招聘进入自己的理想公司和岗位,那就太棒了;如果不能,也不要灰心,我遇到过很多毕业后转行的同学,在考虑自己新的职业时,依旧做得非常优秀,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做到了非常厉害的地步。

所以,这个世界永远是存在机会的,但它一直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那如何切入到理想的岗位中去呢?

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给你:

我有一个同事,他是工程管理毕业的,毕业后就去了一家央企旗下的总承包企业,做现场管理。后来,他深感自己不太适合这个岗位,于是就自学java语言,大概度过了半年的空窗期,通过期间不断的自学和项目经验,找到了一家做软件开发的企业。

后来,因为他特别好学,又相继跳槽了几次,前段时间跟他聊天,他告诉我自己已经是团队的leader了。

事实上,像他这样的例子,在职场非常常见。很多同学在毕业之前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在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这个阶段才考虑要转行。

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重围呢?

首先,理解岗位要求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你准备去应聘某个岗位的时候(特别是需要一定专业能力的岗位),如果你只会耍嘴皮子,显然是很难的。

与其向HR跪求一个面试机会,不如静下来分析下,你和这个岗位,到底还存在哪些差距?

这里分享一个实用的技巧给你:

比如你想应聘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你可以从拉勾网或者Boss直聘等平台,拉取多个公司的产品经理岗位的JD(岗位描述),然后把里面提到的共同点都提取出来,这就是这个岗位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和能力要求。

【例】某公司产品经理岗位JD:

其次,按照岗位要求去打磨自己。

公司招聘人才,基本是按照匹配原则来进行的,即求职者和岗位匹配。
为了增加自己求职成功的概率,你需要尽可能让自己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比如我们拿上面的产品岗位举例子:

红线框起来的这几点,其实就是这个岗位的基本工作职责,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包含了:

需求调研、原型设计、项目管理、竞品分析、数据分析、运营统筹等工作内容。

所以,你起码得让自己学会以上技能,具备基本的产品思维,才有胜任这个岗位的可能性。在工作之前,这些技能可以通过课程、实习来学习,越早准备,个人的竞争力就越强。

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同学,大二就开始在各个大厂实习,大四校招的时候,已经领先其他同学一大截,到了工作单位正式上班,表现也领先同龄人一大截,这就是提前规划的优势所在。



04 如何合理设定目标
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野心

进入理想的工作岗位,往往只是实现了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正确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包含了入职、入职后的职业发展和规划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其实是合理设定目标:

我们还是拿产品岗位举例,你现在刚刚入职,是一名产品助理,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是:

产品助理——产品经理——高级(资深)产品经理——产品总监——产品VP——CEO

而在这些岗位上,对应的技能和能力要求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产品助理主要做的就是一些辅助工作,不会参与过多的项目管理、产品设计等决策,但作为产品经理,就需要对这些指标负责了,需要建立自己体系的产品思维,而到了总监、VP等层次,还得考虑运营、市场、战略等角度;到了CEO层级,还得考虑整个集团的战略、财务、人力资源板块。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意味着技能和能力的横向拓展,更意味着纵向的延伸,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T型人才。

T型人才是指按照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

这种人才结构不仅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较强的创新能力,是目前企业着重培养的对象。

那问题来了,应该如何一步一步设定目标,实现自己的职场野心呢?
首先,可以先规划出自己从职场新人,到掌握各项技能的资深员工的途径(比如两年成为资深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比较清楚地知道,你需要在这两年内掌握哪些技能,提升哪几个方面的能力,然后达到资深员工的水平。

到了这个阶段之后,你不管是内部晋升还是跳槽,都很容易能够实现升职加薪。之后,你又可以复制这个办法,一步一步规划到更高的岗位。
当然,最后还是要说一句:职业规划并不是万能的,人生的路也并不能百分百规划,但我们可以通过规划,少走一些弯路。





本文原创,未经作者允许不可转载!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新职语!


0条评论
别默默看啦~登录/注册一起参与讨论吧~

暂无评论

请选择举报理由

违反法律法规

侵犯个人权益

有害网站环境

更多训练营>>

为你推荐 · 训练营(全勤打卡报名费全额返累计全额返用户133,794人)

【6月】人像后期案例实操训练营
距离开班仅剩8天54人已报名
【7月】7天轻松入门C4D小练习
距离开班仅剩20天6人已报名
【7月电脑剪映】短视频剪辑入门训练营
距离开班仅剩30天32人已报名
特惠
充值
7折购
今日还在继续学习的你,太棒了!
7
折扣券可用于
年费无限VIP
立 即
使 用
此活动优惠不可与其他活动叠加使用
有效期:000000
消息
登录即可查看消息记录
建议
意见
官方
客服
在线咨询客服热线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获得帮助

工作日:9:00~22:00节假日:9:00~18:00

联系在线客服

您可以电话联系客服进行沟通获得帮助

工作日:9:30~18:30

400-862-9191
虎课
积分
免费学习90000+个教程!
配套素材、源文件一键下载!
昨日学员已学习了40,532
并提交了164份作业!
登录后立即学习!
loading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登录
您需要同意协议才可以进行登录
登录虎课网,每天免费学课程全站 90000+ 视频会员教程 | 每日可免费学 1
为确保账户信息安全
请先进行真实姓名验证后进行充值付款
立即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