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加入读书交流群、获取听书推荐的小伙伴,请加小虎微信:huke-2019,备注:读书入群。
简介:
我们通常认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解释生命树上的每一个分支:哪一个物种会繁衍,哪一个物种会灭绝,哪些物种会进化出哪些特征……但是, 达尔文说过:“每当我看到雄孔雀的尾屏,就觉得难受!”这是因为在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看来,雄孔雀尾屏上过于华丽的图案似乎毫无生存价值。对此,传统科学的观点是:动物的择偶炫耀特征是展现它们的遗传优势或素质优势的“广告”。
但是,凭借在世界各地30多年的实地考察和野外观鸟经验,普鲁姆对这一观点发起了挑战。在热带丛林深处分布着多才多艺、美丽优雅的鸟类:雄性梅花翅娇鹟会用翅膀唱歌;雄性大眼斑雉的翼羽展开后成4英尺宽的锥面,上面点缀着立体的金棕色球形图案,灿烂夺目;雄性红顶娇鹟会用太空舞步来求偶……作者看到了许多动物的炫耀特征,而且这些特征似乎都与自然选择理论的关系不大。在寻找真正答案的过程中,普鲁姆将达尔文于150年前配偶选择的审美进化理论从故纸堆中挖掘出来,它是驱动进化历程的一台独立发动机。
这趟美的进化之旅的起点是“生命之树”,终点是我们对人类进化及自身的重新理解。自然界的绚丽多姿填补了我们理解进化史和人类起源的一块空白,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科学视角。
关键词:
达尔文、自然选择、动物、择偶
内容亮点:
1.达尔文的危险观点是什么?
2.审美为什么会有愉悦感?
3.动物是否具有性自主权?
4.性选择影响人类吗?
本期推荐书籍:
书名:《美的进化》
作者:理查德·普鲁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虎课读书主创团队:
选书:主编刘莹
撰稿人:文景
审核:主编刘莹
主播:文景(女声版)、梓蓦(男声版)
校对上线:编辑谢俊轩
- 1【女声版】美的进化可试听2842人已学时长:00:21:27
想要加入读书交流群、获取听书推荐的小伙伴,请加小虎微信:huke-2019,备注:读书入群。
前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虎课读书。
我们在选择伴侣时,“颜值”总是个绕不开的标准。通常“颜值”的标准被认为属于社会学或是艺术范畴,而耶鲁大学的普鲁姆教授却提出,“美”是个科学概念,不仅如此,追求美也是进化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大家都熟悉孔雀求偶开屏的场景,当雄性孔雀将其长长的的尾上覆羽翘起并慢慢展开的时候,会形成一扇硕大而绚丽多彩的屏状羽饰。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眼斑就像一双双“眼睛”注视着它心仪的雌性,向潜在的伴侣传递着“看,我很美!”的信号。这种信号向雌性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传统科学的观点是:动物的择偶炫耀特征是展现他们的遗传优势或素质优势的“广告”。这类生物学家往往认为,这些性状反映了雄性健康的体魄、优良的基因品质、取食或者照顾后代的能力。同样,这些性状也需要懂得欣赏它们的雌性去甄别和选择。“美即效用”的说法看起来很有道理:雄性具有非凡的外表,雌性拥有交配偏好的驱动力量,二者共同构成了配偶选择的核心理论。这就是现代自然选择理论,听起来非常符合“达尔文主义”,也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然而,自然选择能否真正解释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这一切呢?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的书籍《美的进化》,就对此发起了挑战——作者理查德·普鲁姆认为这种现象源于“审美演化”。其实,早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达尔文提出雄性所拥有的美丽的性状,譬如雄孔雀的尾屏以及雄性大眼斑雉的灿烂翼羽等,这些特征更容易使它们受到掠食者的攻击,显然不利于生存。如果按照普通的“自然选择”,这些不利于生存的特征本该因竞争、捕食、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而进化掉,但又为什么留下来了呢?达尔文认为,这些性状是显示对异性的魅力,是在异性选择配偶过程中作为一种有效的性状发展起来的。达尔文称此为性选择。这类特征的出现是雄性为了迎合雌性对美的品味,纯粹的出于美学原因,即“雌性的审美情趣”,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书作者普鲁姆在世界各地进行了30多年的实地考察和野外观鸟,他把性选择(即对求偶繁殖有益,但可能对生存无益的性状)从自然选择中剥离出来,对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做出了有力声援,建立起了一套“审美演化”的解释方式。作者普鲁姆认为,正是炫耀特征和择偶偏好的彼此影响与共同进化,自然界的美才拥有了惊人的多样性。
在这本书中,看似讲述的是鸟类的进化,但是实际上也是在讲述人类的进化,作者普鲁姆还运用“审美演化论”探讨了人类性征、求偶选择和性行为的进化。这些不同于主流性选择理论的见解在生物学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毫无疑问,普鲁姆动摇了单一的终极适应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生物进化的视角。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被忽视的达尔文的危险观点、审美为什么会有愉悦感、动物是否具有性自主权和性选择影响人类吗这四部分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我来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