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加入读书交流群、获取听书推荐的小伙伴,请加小虎微信:huke-2019,备注:读书入群。
简介:
古典老师的《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如同清亮的溪水,让我们在生活的焦虑中,能够感到一丝安慰。书中所揭示的系统思维,能够帮助你了解下层的规律,带来认知的升级,以带领我们从原来固有的、偏差的思维路线上纠正过来,进行能够把知识重新梳理规划,使得认知能力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跃迁式的提升。
关键词:
跃迁、思维、认知
内容亮点:
1.如何利用底层规律,实现爆发性成长?
2.怎样利用头部效应,实现本领域的快速跃迁?
3.高手都是怎么学习的?
4.高手常用哪些思维方式?
本期推荐书籍:
书名:《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作者:古典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虎课读书主创团队:
选书:主编刘莹
撰稿人:高岚
审稿:主编刘莹
主播:富安(男声版)、晶晶(女声版)
校对上线:编辑彦霏
- 1【男声版】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8112人已学时长:00:21:26
想要加入读书交流群、获取听书推荐的小伙伴,请加小虎微信:huke-2019,备注:读书入群。
前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虎课读书。
说起作家古典也许你不熟悉,但说起畅销300万册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也许你听过、甚至看过,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古典,一位超级畅销书作家。他的目标就是致力于帮助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实现个人的成长,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今天我们带来的这本《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是古典继《拆掉思维里的墙》之后,又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作者通过非常硬核的研究,解释那些能够利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底层规律,运用到个人之上助你成为高手,并且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的方面采用独特的方法开创新的思维模式。著名的企业家、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古典真正地了解了我们现代社会的焦虑根源所在,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个时代仅凭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获得成功需要先理解时代的趋势和潮流,站在时代的风口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拨动时代的杠杆,个人的力量才能被无限的放大。所以我们要学会借助时代的趋势,就像鸟儿必须借助气流的同时不断的拍打翅膀,才能够飞向大洋的彼岸。
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在选择、学习、思考等等方面,高手都拥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方法。他们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于,他们就会能够发现机遇,并且抓住机遇,利用科技和社会的底层规律,放大自己的动能,获得成功。而普通人,只要通过改善自己的认知,也有机会能够跃迁成为高手。
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从四个方面来全方位的介绍这本书,告诉你究竟如何跃迁成为一名高手。第一部分是高手的暗箱,讲解如何合理地利用底层规律来放大自己的努力和成效;第二部分是高手战略,告诉你怎样在高价值区域做正确的事情;第三部分跟大家分享高手都是如何学习的;第四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些高手常用的思维方式。
第一部分:高手的暗箱
在第一部分的时候,作者古典先跟我们分享了一些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来引入自己的观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火车才刚刚被发明出来,美国西部的人们对于这个又沉又笨的铁疙瘩充满了讽刺和挖苦,感觉它不仅跑的慢,还必须按照既定的轨道跑,比起自由自在的马儿是差远了。每次火车站有火车发出的时候,那些农场主或者牛仔都会骑着马和火车赛跑,结果也是每次都比火车跑得快。比试过之后,他们还要相互庆祝,挖苦火车。两百多年过去了,人们在路上再也看不见马儿了,火车都要达到每小时400公里。任何伟大的事物开端的时候,总是充满了冷嘲热讽,不被世人所理解。但是有一小部分高手,他们合理的利用了当时时代和事物的内在规律,所以即便是笨鸟,也一定最终比其他人飞的更高,飞得更远。
咱们来说个绘画界的例子: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一直震惊于自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天才画家们的高超画技,对细微特征的细致处理,大师们都是怎么画出来的?这种自然主义的天才有一两个也就罢了,那个时代,丢勒、拉斐尔、卡拉瓦乔等等,他们的画技令所有人赞不绝口。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仅仅是因为勤奋或者是因为有天赋吗?不见得。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研究发现了一个“惊人秘密”,在他出版的《隐秘的知识》中提到16世纪的画家们可能有暗箱,也就是中国所谓的“小孔成像”,大师们可以利用暗箱技术投影在纸上,先勾出素描稿然后再上色,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涂色书《秘密花园》。而当时的拉斐尔就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暗箱技术,把复杂的画变成了简单的描,这就是高手的暗箱。
作者由此得出了结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通过法则,实现跃迁,而不仅仅是努力。所谓高手的暗箱,指的就是底层规律,也就是说,高手更加懂得借时代的力,实现爆发式成长。而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就是一直坚信一定要一步一个台阶慢慢往上走,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放到现在这个社会:进的慢,也是退。最终只是显得“你看起来很努力”,但是依然无法成为理想中的高手。那么很多人又会说:从小所有人都教我做事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来,你又说我这样做会落后于时代的潮流,要实现爆发式成长,那我要怎么做?
作者在这里跟我们讲了高手“暗箱”里常用的两个工具。第一:调用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高手都不会死记硬背,只需要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比别人更快更准的找出信息的关键词就行了。第二:外包大脑而不是事必躬亲,要借助工具快捷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需要成为一个全才,只需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偏才就能够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势,我们不需要补短板,把不必要的技能外包,把长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能实现跃迁。怎么理解呢?比如说你要创业,你有人脉有渠道能拉来资源但是你不会做,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一知半解,你也不会管理,那怎么创业?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再重新去学习新知识,你只需要保证你能拉来源源不断的资源,凭借优质资源,你完全可以吸引到很好的执行者,吸引到某一领域的精英或者管理人才。
所谓的自我跃迁也就是利用科技或者社会系统的能量实现跳跃升级。作者认为自我跃迁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认知跃迁。认知跃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历,或者说是知识储备,这也是最基础的层次。你必须经历过,或者拥有足够庞大的知识储备,否则你对一个事物都不了解,又怎么可能认知它的底层规律呢?
其次是能力跃迁。这点是指你按照认知跃迁的道路持续的行动,直到某一天量变产生质变,跨过了瓶颈期,你会发现你的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最后是能级跃迁。此时,你在某一领域的影响力已经从组织内走到了组织外,不管是眼界和格局都已经发生了改变,看问题和做事情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能力。当做到最后一点后,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中你已经潜移默化的运用到了这个领域的底层规律,并且已经运用的十分得心应手了。
第二部分:高手战略
高手战略指的是在高价值区做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努力没错,但是一定要找对方向。而高手与其他人相比的优势就是拥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你要找到那些高价值的领域,高度专注地去深耕,然后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去获胜,不要随波逐流,什么都做,这样你的精力就会被分散掉。马云的财富是我们正常人的几十万倍,或许马云比我们更聪明,或许马云比我们更勤奋,但总不至于马云比我们聪明勤奋几十万倍吧?那我们和马云之间为何会形成如此大的财富差距呢?原因就是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头部效应。
何为头部效应?所谓头部效应就是在一个系统中,第一名一定会吸引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并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头部效应就导致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系统里面的头部,那么你的付出或者努力就会被放大,你的付出会产出成正比或者翻倍的效益,而如果你不是一个系统里面的头部,那么你的付出不一定会产出相对应的报酬,或者说你需要很努力才能产出对应的报酬,所以高手选择争当一个领域的头部,放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就是说一定要做核心,要掌握核心技能,做不能被别人随意替代的人。高手都会选择进入头部区域,并且在这一领域做到领先,然后通过头部效应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外一个区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价值。
那么我们如何进入头部区域呢?需要遵循头部效应的三个原则。
首先,从价值出发,而非优势。我们往往会避重就轻,选择容易的事情做。比如我们会在打折促销的时候购买衣服,但其实可能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这件衣服;再比如我们到了年龄就想要结婚,而并非因为遇到了爱情去结婚。不要因为容易去选择一个事情,要从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出发。
其次,思考差异化优势。许多人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为了尽快进入高价值领域,从不思考自己的优势,而是随大流跟风进入。如果不思考自己的优势,贸然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高价值领域,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惨败出局。所以我们最起码要做到第一部分所讲的认知跃迁,对某个领域有了基础的认知,再和自己的优势进行对比,这是再选择是否进入也不迟。
最后,从身边的头部做起。如果某个领域距离自己的专业太远的话,即便是高价值领域,也不建议进入,因为在这个领域都是你道听途说的传说,你很难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最多只能拿来当作茶余饭后的故事来听,真真假假根本没有办法分辨。所以,从自己较为熟悉的领域做起,才是比较稳妥的方法。
第三部分:高手都是怎么学习的
在刚才我们跟大家讲过,我们要补充自己的优势,而不要想着补足自己的短板。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想好学什么、怎么学。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渐深入和细分,一个人即便是再天才,也无法完全学习完。可能在某个领域,你只熟悉某一块的内容,而其他人熟悉别的内容,所以我们不一定要自学全部的内容,不懂的内容我们可以向其他人请教就好了。作者在这里给我们介绍了高手学习时常常会用到的四个法宝。
首先第一个:站在知识的源头,功利性地去学习。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觉得功利性地去做一件事很不好,恰恰相反。功利性地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有计划有效率地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增加对某一领域知识的认知。
第二:联机学习。什么叫联机学习呢?通俗来讲就是和别人去交换知识、交换思想,突破自身的认知瓶颈。联机学习是效率比较高的学习方法之一,当然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知识储量,才能够和人交换知识。当然,联机学习也可以被叫做社交学习,因为我们不止要懂得交换信息,我们还要知道提问和整合什么样的问题。联机学习需要按照输入问题,解决问题,输出产品的顺序向他人交换信息,也就是要知道我们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与障碍,我们可能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以及我们如何利用交换来的信息解决问题。按照这三个问题向其他人请教自己不懂的内容,才能真正的把不懂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第三:以问题为导向学习。这一点和功利性地去学习有点类似,但是这部分会更加细致,就是说我在学习之前就已经明白我为什么要学,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什么才能让我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高效地补齐这个短板。就是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先提出问题,而不是在学的过程中被问题迷惑,到头来学的一头雾水。就像现在很多人读书一样,你问他为什么读书?他不知道,只知道我读完高中要读大学,读完大学最好读个研究生,读完研究生再申请读一个博士,为什么读呢?或许很多人都迷失了。而以问题为导向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前段时间网上流传这样一个笑话:夕阳西下,黄土高原上,记者遇到一个放羊娃,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放羊干什么?卖钱。要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孩子干什么?放羊。虽然逗乐了很多网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放羊娃是带着目的去做事情的,这就是我们讲的“以问题为导向”。
第四就是学会知识IPO。知识IPO就是输入问题(inputaquestion)、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输出产品(output)的一整套处理问题的模式。学会知识IPO就学会了将碎片化学习拉成一条流水线,提高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这也是对前三个学习方法的一个总结,学会功利性学习、联机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学习之后,还要学会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去。
第四部分:高手常用的几种思维
思维决定行为,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提倡培养要小孩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高手常用的三种思维,分别是系统思维、回路思维和层级思维。
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指的是从整体上对影响系统的每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思考,以培养我们对复杂性系统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一个系统至少包括三个部分:部件、联系和作用。部件就是要知道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有哪些,要抛弃掉原有的单一认识,组成系统的事物绝不止仅仅一个部分;联系就是指系统中的每个部件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互相联系的,而且这种联系不止单一方向的,而是互相的;作用就是每个部件之间不仅有相互联系,还有相互作用,一个完整的系统,少了任何的部件都会使得系统变得不完整。
第二种思维是回路思维。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存在许多回路,比如我们常说的“越忙越乱、越乱越忙”就是一种回路。因为忙,所以事情变得一团乱,所以更忙了。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个回路的存在,很多人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在这个死循环里转圈,就像走迷宫一样,很难找到出口。我们前面也说第一个思维是系统思维,所以你一旦发现这个循环是一个首尾相连的负循环,就要尽快阻止它,并且擅长搭建正循环回路来替代负循环回路,从而解决现实难题。比如说你发现你自己“越忙越乱”,那你就要停下来思考:我是因为忙,所以乱了,还是因为乱了,导致我非常忙,思考过后慢下来一件一件去处理问题,这样一来就阻断了这个负循环的回路。
第三,层级思维。层级就是要学会从空间的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上层决定下层。普通人跟高手最大的区别,并不是财富或者技能方面的差别,而是思维和勤奋层级方面的差别。具体来说,思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是资源层,高手关注的核心是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第二个是方法论层,关注的核心是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第三个是目标层,关注的核心是选择什么目标,以及如何通过战略设定来实现目标。努力但收入不高,就要找方法;方法太多你不知道该如何做,那么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者重新更换一个目标。与之相对应,勤奋也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低水平的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大多数人的勤奋都处在第一层级,期望通过埋头苦干来实现成功,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会很辛苦。另外一部分人处在第二层级,擅长运用方法工具来提高自己的成长效率。而高手就是处在第三层级的少数人,擅长跳出现有层级,在更上一层级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最大的某篇布局来调动各种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语:
最后让我们整体回顾一下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跃迁是一种跨越式成长,一种能量激发下的突变。高手的秘诀就是“暗箱”,他们会借助外部力量,利用科技、社会的能量实现升级。高手“暗箱”里常用的两个工具:一是我们要学会调用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第二学会外包大脑而不是事必躬亲,要借助工具聪明、快捷地解决问题。其次我们介绍了高手战略——头部效应。要成为一个领域的头部,放大付出,获取翻倍的报酬。接着我们介绍了高手学习时常常会用到的四个法宝。首先第一个:站在知识的源头,功利性地去学习。第二:联机学习。第三: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第四就是学会知识IPO,将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有效地加以利用。最后我们讲了三种高手常用的思维,分别是系统思维、回路思维和层级思维。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介绍的跃迁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教会大家在正确的轨道上聪明的、有效的进步。
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无限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从中受益、实现跃迁,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跃迁,顺应时代的人崛起,其他的人舒服地被机器和科技圈养,所以说这也是一个留下少数巨人,多数侏儒的时代,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未来,找准方法,最终实现跃迁。
金句:
1.当AI能处理大部分左脑工作,唯有感性和创新能让你获得“人”的优势。
2.所有的大胜都是细小优势的持续迭代形成的。
3.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才不会管你调用了哪些学科。
4.要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站在知识源头。
5.25岁前求成长机会;30岁前求平台;35岁求一个稳健上升的事业;40岁开始求财。
我来点评